【转】什么样的员工容易被提拔为管理者,他们有哪些共同特质?

容易被提拔为管理者的人,从底层逻辑上来说,思考力和他们的吸引力往往很容易在人群中被识别出,也就更容易被提拔为管理者。

一般人的日常工作表现:
“董事长您好,刘经理来电话说系统出现突发情况,4点钟他无法参加会议,张总说他晚一点开也行,但最好是11点前开,可以明天的会议室被订完了,星期五上午可以,王总说明天很晚才能外地出差回来,所以我建议把会议时间改在这周5比较合适,您看行吗?”
董事长听了一头雾水。
潜力者的日常工作表现:
“董事长您好,我们可以把今天下午4点会议改在这周5上午10点开吗?因为王总、刘经理、张总他们到时都可以来参加,并且这周5会议室还能预定到。”
董事长会说好,然后会问下参会人的情况。

分析一下这两个答案之间到底有何不同?有潜质的有领导力的员工结构思考力非常好,他运用“论、证、类、比”四个核心原则进行梳理之后的汇报:

1.(论:结论先行)董事长,我们可以将今天下午4点的会改在周五上午10点开吗?

2.(证:以上统下)(类:归类分组)因为这个时间参会人员时间都方便,而且会议室可以预定。

3.(比:逻辑递进,按照职务顺序)人员方面,陈总、张总、马经理都ok

一、什么是结构思考力?

结构思考力这一概念来自于李忠秋的《结构思考力》这本书。这本书的核心概念源自麦肯锡芭芭拉·明托的《金字塔原理》,内容以金字塔原理这一工具的应用作为框架,新增了很多中国本土企业的案例,让你思考清晰,表达有力。

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,结构思考力能够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处理碎片化的信息。因为大部分信息都是非常庞大或是十分零散,如果不加整理和分析,很容易云里雾里降低沟通和学习效率。

结构思考力让我们做好知识管理,利于个人成长和输出,这也是互联网时代的最重要的品质之一。

二、如何提高结构思考力

1、梳理清楚事实,理由及结论

哪一些是观点类?
哪些是事实描述类?
观点类信息中哪些是结论?
哪些是支撑结论的理由?

我们需要正确识别信息的构成成分并分门别类整理,理解和分析信息的效率至少会提升80%。

2、用图像梳理事实与观点间的逻辑结构

接着找出事实与观点的对应关系,并依据事实、理由、结论的对应关系画出金字塔结构

结论先行,以上统下

归类分组,逻辑递进

“举个例子,如何设计企业人力资源规划?

这样一个长效而富有针对性的规划,不仅需要考虑企业内部需求,更需要从业务类型、同行实力、行业分析乃至商业模式来分析。通过查询咨询报告、行业研究分析、公司财报、人员盘点结果分析等,梳理出事实并形成观点。

当你开始发挥结构思考力,你不仅要归类人力资源五大模块的内容,招聘、培训、绩效、薪酬福利、员工关系,还需要层层推进,有针对性和侧重点的平衡模块建设的重心,呈现的方式采用逻辑递进,是什么、为什么要加强以及如何执行实现计划。”

针对这样一个周期长的项目,结构思考力能让事情事半功倍。

提升结构思考力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,四个字:坚持练习。在汇报时,都将内容进行结构化梳理后得出结论再表达。在职业成长路上,一套缜密而高效的思维习惯可以让人成长地更快。如果要成为企业中高层管理者,这样地结构思维力更是必不可少的。

而哪些容易被提拔为管理者的人,往往是别人认为他们能成为管理者,而因为这些人平日的表现中,不经意的表现:严谨全面的思维、激励同事的协作以及严于律己的持续精进的精神。

这些因素的混合,让一个人在人群中更容易被其他人识别为领导者,从而脱颖而出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